高溫晴熱、干旱少雨,江河湖庫水位下降,土壤墑情繼續惡化……連日來,我省沿淮淮河以南地區旱情不斷加劇。保供水,成為當務之急。記者近日從省水利廳了解到,我省各地科學調度水源,泵站“馬力全開”。開機提水,確保居民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需求。
伏夏的江淮,驕陽似火。蒸發量大、降水不足,造成我省江河水位持續下降。以長江安慶段為例,截至8月16日上午10點,長江安慶站水位8.03米,比常年同期低5米以上,為歷史同期最低水位。
在8月15日舉行的省水利廳干旱防御工作會議上,水利專家綜合降雨、土壤墑情、蓄水等分析,認為目前淮河以南總體輕度干旱、局部中度干旱,下一步旱情還將繼續加劇,城鄉居民生活和農業灌溉用水水源保障形勢將愈發嚴峻。
干旱,首先影響的是農業生產。在淠史杭灌區,農田莊稼持續“干渴”。該灌區正常年份糧食產量占全省1/5。今年灌區栽插水稻960萬畝,目前約930萬畝中稻和晚稻進入集中需水關鍵階段,加之持續高溫晴熱,大面積集中需水,導致用水緊張,抗旱形勢嚴峻。
“我們強化抗旱供水調度,灌區三大渠首每天正以350立方米/秒的流量從上游佛子嶺、響洪甸等六大水庫引水抗旱?!笔′氖泛脊鄥^管理總局灌調處負責人說。
該負責人介紹說,自7月1日以來,淠史杭灌區通過多種水源綜合利用,保障在地水稻用水需求,其中六大水庫放水9.67億立方米、灌溉內調蓄水2.16億立方米、提外水2.3億立方米。同時,累計向合肥市、六安市等提供生活用水3.94億立方米。
在降水偏少的當前,唯有科學地引水調水,才能更有效地抗旱止“渴”。
駟馬山引江工程烏江樞紐是滁河與長江交匯處的第一道閘口,目前這里已經打開了4臺大型提水機組,正在以日均700萬立方米的水量提引長江水進入滁河,緩解沿線旱情。
“駟馬山灌區全線4座泵站正滿負荷運行,本輪抗旱工作開始以來,累計提引長江水超過1.59億立方米,保障了合肥、滁州、馬鞍山等4市10個縣(市、區)的農業灌溉和生活用水?!笔●嗰R山引江工程管理處副主任張厚敏表示。
在當地農戶看來,這些水源不僅是“及時水”,更是莊稼的“救命水”?!肮喔燃皶r,2000多畝水稻都能灌溉到,生長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,基本能保證穩產?!焙涂h石楊鎮種糧大戶周愛峰說。
引江濟巢馬不停蹄。鳳凰頸排灌站6臺機組全部開啟,以每秒228立方米的流量引長江水,為巢湖、西河周邊生活生產用水提供水源保障。
連日來,省水利廳派出2個工作組,分赴池州市和安慶市、宣城市和黃山市,查看供水保障,指導抗旱工作;調運專業設備作為“抗旱援軍”,調運了7臺發電機組、30臺套潛水泵、1臺套離心泵,30臺小型汽油機泵、50臺小型柴油機泵、1050米鋼板管以及配套組件,支援來安、壽縣、天長、含山等地架設臨時設備抽調外水。
截至目前,全省有12個市啟動了干旱防御Ⅳ級響應。8月1日以來,全省各地泵站灌溉開機共計提水9億多立方米,架設臨時設備提水1.5億立方米,有效保障了各類用水需求。
水資源調配,需要算好“水賬”、科學精準調度?!皩λ床蛔愕牡胤?,我們要分階段算好‘水賬’,按照‘先生活、后生產,先節水、后調水’等原則合理進行水量分配,逐片域、逐工程分別制定應急供水保障方案?!笔∷麖d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,將密切監測旱情發展變化,加強抗旱水源配置調度,突出強化特殊缺水地區抗旱措施,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,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,努力保障在地作物澆灌,統籌兼顧秋種用水需求。(記者 王弘毅)
(編輯 高淼)
- 熱點
- 2022-08-20 11:10:35
- 熱點
- 2022-08-20 11:09:25
- 熱點
- 2022-08-20 11:06:41
- 熱點
- 2022-08-20 11:04:44